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當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亚洲乃至中国。
巴洛克建筑代表作品
罗马耶稣会教堂
罗马耶稣会教堂[ChurchoftheGesu](1568~1602)第一个巴洛克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劳伦先图书馆
劳伦先图书馆(意大利语:BibliotecaMediceaLaurenziana)是位于意大利佛罗伦斯的一座历史图书馆,馆藏超过11,000份手稿,以及超过4,500册早期印刷书籍。
17世纪罗马建筑师丰塔纳建造的罗马波罗广场,是三条放射形干道的汇合点,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围设有雕像,布置绿化带。在放射形干道之间建有两座对称的样式相同的教堂。这个广场幵阔奔放,欧洲许多国家争相仿效。法国在凡尔赛宫前,俄国在彼得堡海军部大厦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广场。
巴洛克建筑的外形自由,追求动态,軎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16、17世纪尽管意大利的经济处于衰退之中,独有罗马教廷因为西班牙获得了巨额的贡賦而继续兴旺。全国的艺术家、学者和建筑师又一次向罗马教廷集中。这个时期在罗马城各个教区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由于规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为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巴洛克式的圣卡罗教堂等单一空间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典型实例有罗马的圣卡罗教堂,是波洛米尼设计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榄形,周围有一些不规则的小祈祷室;此外还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寓,有强烈的光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