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DO是什么意思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分子状态的氧,以每升水中氧的毫克数表示。水中溶解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水面自空气中吸收氧气,二是水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水温、气压、溶质(如盐分等)和大气中氧的分压有直接关系。水中溶解氧的量与其和大气接触面的大小有关,接触面越大含溶解氧愈多,又随水温升高而减少,随氧分压升高而增加。在正常状态下,地面水中溶解氧应接近饱和状态,
溶解氧的含量能够反映出水体的污染程度,是用于衡最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越是干净的水,所含溶解氧就越多,而污染越厉害,水中的溶解氧就越少。水中生物所需的氧气全靠溶解氧来供应,有机物的分解和氧化还原反应等都需溶解氧,所以溶解氧是水体实现自净的重要条件。我国地面水质标准中规定溶解氧不低于4毫克/升(三级标准)。溶解氧减少到一定限度时(如小于4mg/L),鱼类或是一些贝类就会死亡。
水污染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 水体中,最重要的指数是溶解氧。外来物质进入水体后,可以被微生物分解,被溶解氧氧化,这都要消耗一定的溶解氧,这叫做水体的“自净能力”,如果外来物质太多,溶解氧被完全消耗,就是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中生物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或中毒,这就是污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