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是什么意思

好知识2018-07-11 14:16:181908

避讳是什么意思?唐柳宗元<封逑论>中凡用“民”的地方,都用“人”代替,如“生人”即“生民”;凡用“治”的地方都用“理”代替,如“大凡乱国多,理国寡”,“理国”即“治国”。这就是避讳。前者是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后者是避唐高宗李治讳。讳是封建时代所称死去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封建时代,在封建宗法制度统治下,最髙的剝削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尊孔,他们和孔丘的名字是不准别人使用的,叫国讳或公讳。从家族来说,祖先和尊长的名字,全家都不准使用,叫家讳或私讳,避讳用的办法是缺笔、空字、易字、改读。
缺笔是缺一个字最后一两笔。如上海涵芬楼影印董氏宋本<刘梦得文集>,“朗”作“朗”,“敬”作“敬”。
空字用“某”或□代替。如《史记•文帝本纪“子某最长,请建(立)以为太子。”“某”指“启”,是汉景帝的名。《史记》、《汉书>在西汉诸帝的本纪中都不写诸帝的名。
萧顺之是梁武帝的父亲。萧子显《南齐书>这样处理就是为了避“顺之”之讳。
易字即改用同义词或近义词。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使将(领兵)击荆。”“荆”即“楚”。因秦庄襄王名子楚,所以改用“荆”字以避讳。
魏张揖编的《广雅》,隋曹宪作音释,因避隋场帝杨广之讳,改名<博雅>。作为文体名称的序,因苏洵的父亲名序,苏洵为了避他的父亲之讳而改为“引”,苏轼为人作序又改用“叙”宇。这类改字避讳的例子是很多的。
改读,如《红楼梦》说林黛玉因她母亲名敏,所以她读书每读到“敏,,字时便改读“密”。“易字”,音来说,同时也是改读。
避讳给语言文字造成很大的混乱,增加了阅读古书的困难。另一方面,避讳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在史料断代和鉴别提供了依据。

本文链接:http://phb.hhpj.net/post-6936.html

文学

阅读更多